Thursday, March 24, 2016

我们的美国梦-纽约 。罂粟

我遇见她的时间是我正要踏入店里的刹那,她独坐在靠窗的位子,指尖夹着菸,眼神略显冷漠地望着远方。我看不出她是沉思抑或是一种冷眼旁观。只是,她那精致的容颜与充满时代感的穿着让我忍不住偷瞧了几眼。人本爱看美丽的东西。 


再次见到她是我坐里头想出来透气顺便想找个服务员搭讪之时。我忍不住又瞧了瞧她的方向,那里坐着一对在激烈狂吻的男女。是她!那个有点淡漠的美丽女孩。她陶醉的时候指尖还夹着菸,从容地狂野。而男的我只看清了他那深刻的轮廓,也许也不赖。


 当我最后一次看到她的时候是结帐离开的时候。依然还在那个靠窗的位子上,她左手握着罐啤酒,而右手躺着一本《泰戈尔诗集》专注地读着,那么地温婉与惬意。那个不久前才跟她舌吻的男人已不知去向。而我诧异了,因为我总觉得会看泰戈尔的人都特别慈悲。 


走到大门口时,我笨拙地撞上门框,声音不大但她却还是因察觉而抬头望向我。我窘着,而她用着一个依然淡漠的眼神,温暖地向我微笑着。 


从此我忘不了她。

我忘不了一个集矛盾于一身的女孩,如魔如魅。
我试图寻找着可以诠释她的字眼,最后才想起。
她像罂粟。


也许我已经上瘾了。 。。

她说,她的名字叫纽约。 

-----------------------------------------------------------------------

我从未对大都市有任何好感。
爱上纽约真是一场意外,
就如我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转角间的遇见,
都是一场意外。

xxxxxxxxxx

初抵达时只忙着上网报平安,待真正能分神感受这城市时,
已坐上了去野木的车上。
匆匆的转乘,
只依稀记得黄色的出租车在都市里穿梭,
还有从远方略过的自由女神与布鲁克林桥。
等我再次回到这个城市,已经是三个月后的事情。
清晰记得清晨6点来到这个城市时乘着晨风的微凉
抬首即看高楼林立在眼前的震撼。

一个人在复杂且略显脏乱的地铁站里盘旋迷路,
最后靠着不害臊迷路就开口问的性子,
总算在清晨七点来到了曼哈顿岛最南部,冲着开往Staten Island 的免费轮船去,
只为它途中必经的自由岛



清晨的群众都是纽约客居多,依循着他们略显快速的步伐,
穿梭在一个个金发碧眼的洋人中,
没有人会关注我这矮小的异乡人,



很随意的在Staten Island吃了一餐subway
而从此subway快餐店却成为了能触动我心弦的标签
只因我想起那个初来纽约的自己。

当回程时迎着海风并呵气地站在客轮甲板上眺望
感觉自己正向着一幅精致的画靠近,渐渐地缩短距离。
我蓦然发现原来目的地不只是自由岛,


而我深深的迷恋上了曼哈顿的海平线。


我的Host-Paul


" 同跳一支,你有你的舞步,我有我的舞步;
   同饮一瓶酒,你有你的杯,我有我的杯。"
                              
那是他心中爱情的定义

不要害怕吃亏

那是他心中人生的定义

若你也像我一般是个爱听城市故事的小孩,
那沙发冲浪是个很好的选择。
午后我便跑到布鲁克林找到了接待我的沙发主–Paul
一个来自台湾、在布鲁克里开一家电器店,还是魔术师的叔叔。


印象最深刻的也许是他那个可以猜中我心里想着的字母的魔术。
至今我依然震惊于他的猜透。
似乎是一种秘密被窥探的震惊。

他是一个很直白的人,一开始就把他的作风与性格表明。
这相处的三天里,听他说了许多属于他的往事,还有从中学了两个最简单的小魔术。
我想,虽然偶尔还是会不太习惯于他过于洋派的肢体动作,
但回首依然很感恩这样的相遇(还好我也不会太纠结于到底算不算被小小bok蒙这事)

我想被一个在这城市的居住者招待的好处是,对方不会带你去什么热门景点。
于是我被带到了Ikea去吃早餐还有布鲁克林植物园的闲逛。
我只能说Ikea的布置环境与经济实惠很适合我的风格
而我从此也成了半个家居控。



而植物园嘛,我一直是个花痴+公园控,所以能带我去那完全是求之不得了。
如我所意料般的宁静空旷,却出乎我意料的不算冷清。


后来跟Paul 去了他们在RedlionCouchsurfing聚会。
这是来自世界各国的纽约客与短暂逗留的旅人的刹那交会。
我被属于他们的那种奔放所吸引地在酒吧里狂吃鸡翼,大喝啤酒、起哄跳舞、嘻哈闲聊。

这聚会最深刻的不是狂欢与奔放,
而是来自于遇见陌生的新奇与碰撞。
于是我知道了阿根廷人的热情与哥伦比亚人那阿沙里般的好客。



还有另一个晚上吧,被带去了Queens rooftop
若说上了帝国大厦是一场身在其中的圆满,
那在另一个方向看曼哈顿,那是一种忽近忽远的恍惚。

那让我深信,
我没有上帝国大厦,但我没有错过纽约的夜景。






华尔街里的梦

对于普通旅人而言,华尔街也许是一个有名却似乎不过尔尔的景点。
只是对于一个读经济系的孩子来说,就算大学读得再混(如我),
他却依然是意义重大。

听说了金融风暴后华尔街的陨落,
只是当我来到这里,经过Federal Reserve , 看那些所谓的华尔街精英的匆匆。
心里却是无法克制的兴奋着。

恍惚间仿佛那个称为梦想的飘渺灵魂隔着窗口在外头经过。
竟然可以那么的靠近!!
啊!我怀着的是一种朝圣的心。




xxxxxxxxxx
后来在归零地不远处的一间印度餐厅
与在CS聚会里认识的Bill一起吃了午餐。

他正职是华尔街里某家银行的电脑工程师
也是一个沙发主,最喜欢同时接待不同国家的旅人感受他们彼此文化碰撞的火花。
我已经忘了是我主动问抑或是他自己的娓娓道来,
只是印象深刻的是他说过华尔街的面试并不简单,但只要做好准备,那不容易又怎么样?
他一直维持着一种淡淡的口气,不夸奖也不埋怨。

别人看来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
似乎都没什么好在意的。





第五大道

这是与中央公园比邻的有名的高级住宅区与高级商圈,
就如新加坡明星都爱躲在Orchard,听说纽约的名媛士绅也最爱躲在这里。

我并没有在第五大道疯狂购物,因为我没钱(哈哈)
只是我还是很不害臊又大剌剌地走进那些他妈的贵的店
我必须说不断穿梭在提满购物袋的人群时,
那种违和感很有趣。
~到底我是被人群淹没,
抑或物质淹没了人群呢?

~那其实能被物质淹没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






Chelsea Market

曾说过我对爱丽丝有一种偏心,
就是无论她提议要去哪里,我都很少会反对。
不过也因为如此
我念念不忘的纽约里,
还包括了Chelsea Market的清蒸大龙虾。

我一直知道Chelsea market,
吃货的天堂
只是一直没有非得要去的冲动。


所以来到这里的感觉是惊喜的。
也并没有幻想着这里有多糟糕,
只是我没预料到会在这里找到了小清新的感觉。

其实在进入了下城区远远看到了的红墙赤瓦时
我就已有自己会喜欢这里的预感。
先不说那个29块美金的现蒸龙虾有多好吃,
这栋原以为应该要更像海鲜菜市场的地方
我不知如何形容那种属于传统的坚持与新颖的创意所融合给我的矛盾感。

闲逛着许多特色小铺,
总被他们巧思的装潢吸引着。
感觉就是那种拍艺术照的最佳场景。


Chelsea market旁是一个用旧火车轨道Highline 公园, 
大家喜欢三五成群地在那里晒太阳看书聊天,
而我只铭记着了从Highline公园望去所及的红墙
与穿梭在马路上的黄色计程车很简单地成了逗留在我心中的风景。



那个时代广场

在时代广场看一场经典的百老汇是我一直想做却终究没有做的事情。
也没什么,就只是欲望并不够强烈.
就算已经来到了买票的楼梯口,
却想到要掏出钱还依然会感到心痛。。。

于是最后只能跟一群路人一样
徘徊在时代广场的大楼梯上发呆。

当沿着路途寻找大楼梯时,掠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街头艺人。
他们把自己打扮地鹤立鸡群甚至是大尺度
吸引着游客的青睐。
我边走边拍照边想着他们的目的,
除了钱,是否也有一些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渴望与自信?


无可否认这里是喧嚣的。
只是似乎很久以前开始,
在我心中大城市就本该是人潮与喧闹的。

有人在闹市中寻找平衡;
有人在宁静中寻找平和,

我嘛~偶尔想在拥挤里感受体温;
不过大部分都在空洞里感受距离。
无论是哪一个,似乎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中央公园

对于我这个公园控来说,中央公园是非去不可的。
不算杳无人烟,甚至来跑步的、观光的、休闲的人都不少。
只是他的广阔与包容不会让人觉得拥挤,
这也是公园最迷人的地方。


而我,是喜爱中央公园的。
那种喜爱是想经历它的每一个春夏秋冬的渴望。
而,尽管只经历着它的夏风,我却似乎可以感受到
它秋天时的落叶,
与冬天时的寒雪。

我并不知道这个手枕着头睡在大石上的男子是在沉思抑或是小憩,
只是我从未预设过这样的画面会出现在这里,
它甚至还比邻着最奢华的第五大道



也许是因为天宽地广,
也许是因为看到的那些悠闲的人们,
中央公园让我有一种非常惬意的感觉。

于是,后来我在中央公园的绵羊草地上睡着了,

虽然没有呈大字型的豪迈睡相,
只是我就真的就趟在草丛上睡着了,
而且应该有睡了半个小时以上的那种死猪式睡着法。

而我喜欢这样的刹那,
放松,随性,不压抑,不畏惧。
不畏惧遭小偷(因为没钱)也不畏惧别人的目光(也没人会管你)。

那刹那,
我无法分辨,旅行让人我行我素抑或是,
我是我行我素,于是我才一个人旅行。


P/S *不过这次其实我也不只睡一个地方,除了中央公园,
在纽约的地铁上、在大都会博物馆的空中花园、subway店与楼梯口,我都睡着了
我能很自豪地说我睡遍了纽约各角落了吧?哈哈哈...*








那个美丽的布鲁克林桥

其实,
我并不知道布鲁克林桥是有名、是浪漫的。
直至那天傍晚我从曼哈顿穿过布鲁克林桥漫步到布鲁克林。
看到了锁在桥上的爱情锁与涂鸦着的海誓山盟。

我缓缓地边走边看着那些各国的语言,
有愿望有见证有誓言。

而抬头看到的依然是一群群的人
衬托着我那赤裸裸的孤单。

忽然就冲动地在包包里也找来了笔,
轻轻地把我的秘密也留在了布鲁克林桥
我想留住我当下最真切的
妄想。

布鲁克林桥能见证的不是永远,
是这瞬间流淌在心间的依恋。


一个星期后,
在寒冷的初秋夜,
我疯狂地陪着爱丽丝再次来到了布鲁克林桥。

这次不一样的是,
我将从布鲁克林走回曼哈顿。
(噢当然还有布鲁克林桥爬围栏事件)

桥上除了几个巡逻的警察
就只有一个跑步的行人,特别冷清。
与白天的感觉很不一样。

跟着爱丽丝走着聊着而我试图寻找着期待着,
也许可以有缘的无意地就找到了一个星期前我在那里留下的痕迹。

但最后还是因无缘而失落。
也许已经被粉刷新漆给掩盖了吧~

我必须说,
从布鲁克林回曼哈顿的夜景很漂亮很漂亮,
就算没有满天星斗的衬托依然很漂亮。
只是耳边听着爱丽丝诉说着那13年前的过往,
眼中看着灯火闪烁的高楼林立与新的世界贸易中心,
我默默地哭了。





归零地


仿佛看到那年11岁的自己通过电视上看到两栋伫立的高楼在顷刻间倒塌。
而爱丽丝记住的是电视上许多求生欲强烈地从高楼上跳下去的人们。

那年的自己还不懂得生离死别,
更不懂得身在其中的泪水与伤痛,
就只是狠狠地记住了那刹那画面。
而脑海里的画面不断与眼前的新建筑重叠。

经历了13年,新的建筑物依然如此气势磅礴,
当年伤重的纽约似乎重新又站了起来。

只是我想纽约人心里的伤
就像现在已懂事的自己一样,
每每想起依然隐隐作痛。

这样的伤口其实不会痊愈,
而我就这样默默地边走边掉泪着。



白天时我也去了一次归零地。
这个名字我私心地觉得是纽约人最深刻最痛的领悟。
从有到无的一场经历。

纽约客曾是被狠狠嫉妒的命运宠儿,
似乎不让他们经历挫折,心里就无法得到些许平衡。
但我还是不希望有人必须得经历这遭。

多宁愿自己是一直充满嫉妒下去,而不是同情的。。。



我分不清那些围着跟我一样沉默的人
那刹那间的感触。
就如我也分不清
在伤痛与教训面前,
我们应该铭记抑或是遗忘?





离别的火车站

跟艾丽丝一起静坐在人来人往的中央火车站的阶梯边,
偶尔她向我倾诉那年关于你俩在中央火车站无眠的离别夜,
即甜蜜即疯狂却也掺杂着离别后对改变的惆怅。

过后咱俩不再言语,她回忆我遥望
而离别的火车站依旧熙熙攘攘,
尽管回首苦涩,但谁又敢说后悔?






第二大公园Flushing 公园






法拉盛是纽约另一个很特别的存在,
从曼哈顿搭地铁也得快一个小时才能抵达。

当地铁车呼啸地从我身后驶开,而我抬头看见眼前的斑驳的刹那,
心里充满着时光交错的恍惚。
是因为地铁站破旧的关系吗?
还是因为这里没有任何高楼的林立?
抑或只是为了地铁站对面那转角处的那几间古老的墨西哥杂货店呢?

这里的感觉很不纽约,
我刹那是惊喜于发现了这个似乎属于纽约却也不归顺于纽约的隐秘
似乎是一个被忽略的角落。

穿过了一排又一排的组屋
跌跌撞撞地迷路了几回才真正的抵达的了这个
面积仅次于中央公园的法拉盛公园。

比起中央公园,这里冷清地有点遗世独立。
没有跑步的行人,没有坐在椅子上看书的老人,
这里处于一种极端的边缘。
既静得让人畏惧,
也静得可以独占。
而我,最自私爱独占。








纽约爱情三部曲


最后一次回到纽约的那个晚上,我随着爱丽丝来到了Rooservale 
抵达空中缆车的停靠站时已是华灯初上的晚上8点。
所以在半空中又再次用另一个不同的角度为曼哈顿灯火璀璨而叹息
那时我正伫立在略显拥挤的缆车,而身旁是麻木疲惫的归人。。。

后来咱俩就坐在海边许久许久,
借着对岸与手机上微弱的灯光写起了明信片,各自沉默。

整个岛的气氛是宁静平和的,
只是那刹那我真觉得这地方的幽静很适合。。。婚外的幽会。
而当下我也说了,
冷不防地就把之前所有充满气质的氛围给打散。

从此我把这岛冠上了偷情小岛的称号。
隔天下午我再次带上凯尔和名模来到这里偷情,
只是光天化日这里成了宁静的公园。

而我真正确立的纽约爱情三部曲是在后来跟爱丽丝逛进了第五大道的Tiffany & Co 后,
那璀璨的东西让我也hold不住了有了想拥有的渴望。

当时就忽然想象着若有一天我打算带男人来求婚的话(ehh…是对我求婚!)
那一定要带对方来到布鲁克林桥上放个情锁写句定情宣言啊!
ehh.其实我也可以在那里摆档卖锁头)
过后在第五大道Tiffany & Co 挑选一枚戒指后就顺路到55街的love statue 求婚吧。
故事如果只到第二部那肯定是童话式结局。
所以对于我这般的姑娘,
最完美的三部曲结局应该是在婚后来到偷情小岛偷情。
啊!纽约真是一个能激发创作的好地方。






那个自由岛


上自由岛并不在我一开始的计划里,我是在纽约的最后一夜的决定
拿了免费的语言导览让我认定了这个选择的正确。
自由女神对于美国人所代表的自由,不断的在字句里显现着;
上个世纪末许多来美国淘金的移民在坐船抵达美国前,都会经过自由岛。
而大家看到了自由女神时,霎时间大家对自己的未来不再那么迷茫,
因为大家的未来就在眼前,并即将抵达。
所有某方面来说自由女神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911事件发生的刹那,世界贸易中心瞬间倒塌。
当时大家的心中充斥着的除了伤心还有绝望。
可是在慢慢的心情平复之后,大家发现原本的世界贸易中心不见了,
却隐约看到了远方的自由女神
仿佛是一种无声的精神支持,仿佛是轻柔的手掌抚平些许旧伤痕
美国人民因此而得到些许慰藉。

--其实这些都是我从语音导览里听来的---
也许会质疑这样的神话式,
但当你有一天抵达纽约并看到自由女神时,
你会了解那刹那从心里迸发的感觉。

-----------------------------------------------------------------------------------------------------------------------

这是住着来自世界各个角落逐梦者的城市,

你分不清归人,也辨不出过客。


这也是我遇过最极端最矛盾的一个城市,
如罂粟般,魔魅。

我不敢说她繁华,因为她总在许多平凡的角落里破旧。
我也不敢说她纸醉金迷,就犹如我也不敢说这里很文艺小清新。
当然我其实也很纠结要不要说她很摩登,那似乎更像用时尚糖纸裹着的复古。
偶尔我觉得那是一种冷漠,但听说不经意的才是温暖的浪漫。
我曾一度迷茫她快速的步伐,她却又告诉我这样静止又何妨。

她就是有那个能耐给我一种发掘中的惊喜,
那我怎敢抱怨经历一场被从容的约炮时我曾如何暗自惊吓。

于是千万人找到了千万个爱上她的理由,
同时也有千万人再找出恨死她的。
就是那种滋味,既爱又恨。

而我怎敢说她是什么,

因为所有的什么,都不只有什么。
也许她最吸引我的,
是永远,都不只限于这些什么。。。

Infinity



WorkAndTravelUSA2014